close

親愛的神隊友主修音樂,卻不想繼續當音樂老師,陪她尋找事業的同時,也不斷鼓吹讀書的好處,經過三年,隊友開竅瘋狂唸書,最近她迷上暢銷書作家石井裕之,把系列叢書都從圖書館借回來啃。

 

過去一般都是我滿腔熱血地分享哪本書哪個專欄說了什麼,但她常興致缺缺,說比較喜歡看圖片和好笑可愛的文章,沒想到,現在竟然是反過來,當工作一天身心疲憊地回家後,是她在跟我分享閱讀的收獲與喜悅!

壞人猿變好人緣─自我暗示的奇蹟術.jpeg

她強力推薦這本《壞人猿變好人緣:自我暗示的奇蹟術》,因為這本書的觀念,她列出每天要執行的目標,積極地閱讀、做筆記,過去恐懼、嫌麻煩,怎麼也不肯寫文章,也開始動工經營她的網誌《熊夫人》啦!為夫的甚感欣慰!

 

書中有兩個重點——

 

一、把焦點從「辦不到的」轉移到「現在能做的」

 

潛意識無法理解「不存在的東西」,教小孩的時候,與其說「不要跑」,不如說「慢慢走」,因為潛意識會把「不要」當成「沒有」、「不存在」;同理,即使現在的自己再怎麼不堪,再怎麼不滿現狀,也要去想,既然這樣,有什麼是現在的我可以做的?

 

即使是再小的事情也行!作者石井裕之輔導過一位重病後變媽寶,想重回社會的30歲年輕人,他要求這位客戶承諾他每天一定要做到的事情,媽寶想了又想,每天掃地好像可能會跳票,運動可能也不行,「不然我每次上完廁所,都把拖鞋擺好。」

 

是的,就是從辦的到的事情開始,將他從「辦不到」的灰暗思考漩渦中拉出來的!

 

試著寫下目前能做的事吧!馬上行動,並為自己的行動感到喜悅!

 

把大目標拆成小步驟,就不會那麼有壓力,而止步不前。

 

二、選擇正向的暗示,先做達成夢想後想做的事

 

很多人有遠大的目標或夢想,卻沒有體認到「實現後會失去的,或可能會失去的東西」。不管再怎麼裝糊塗,我們的潛意識還是會察覺,而阻止你達成夢想,以保護自我心靈的安全。

 

所以,是否有想清楚,「實現後會有所失去是必然的,但是我還是想要實現這個目標!」

 

如果答案是"Yes",那麼,目標達成後才想做的事情,應該提前先做。

 

比如說,如果事業成功了,就要出國旅遊,投資做慈善之類的;如果瘦下來就要去學跳舞之類的,那麼,必須先至少出國一兩次、從小事情小金額開始投資做慈善、先去學跳舞。

 

這叫做逆向思考,打造能承接幸福的口袋

 

因為潛意識符合牛頓第一定律——靜者恆靜,動者恆動,它會盡可能保持原狀。

 

你內心的旁白是:「致富之後萬一變成冷漠的守財奴怎麼辦?瘦了20公斤的人生,會不會受不了這樣的轉變?實在令人不安啊,還是維持現狀好了。」

 

之所以要先做目標達成後才想做的事,是為了讓潛意識安心,讓它明白,「實現目標決不會讓自己產生重大的改變!


 

其他 Dr. Henry 覺得很棒的書中金句,也一併整理送給你,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好!

 

  • 嫉妒和焦慮是放棄的自我暗示,因為自己大概無法得到,所以才會忌妒、焦慮。
    (Henry註:見不得別人好,會見不得別人「的」好。)

 

  • 你生而為你,就必須以你的身份走完人生,這是非常嚴肅的事實。「好想成為別人」的念頭,對於生命是一種怠慢。
    (Henry註:有個能效法的典範或挑戰的目標,是很好的激勵,並非成為別人。)

 

  • 行動的暗示,比言語的暗示更有力量。每天的行動,都要緊扣著「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」來做。

 

  • 不喜歡自己也沒關係,不過不能只停留在這個階段,應該要朝著「成為自己喜歡的人」邁進,積極改變自我。只是說「很討厭、不喜歡」,是於事無補的。「一直說討厭自己,怎麼還這樣相安無事好幾年呢?」

 

  • 愛一個人,是以他的喜樂為喜樂,以他的苦痛為苦痛,如此一般地「融為一體」,如果,你無法愛自己,甚至是討厭自己,但是,這樣的你終究還是會愛上某人,你終究會與某人結為「一體」。無法愛自己的你,如何愛上「與自己融為一體」的人?越親密,越無法相愛的矛盾情節,就是源自於無法愛自己。

 

  • 會感到恐懼或不安,理由只有一個,那就是你的心,比真實狀況還要小。

 

  • 你要做的不是面對,而是包容,然後吞覆。與其煩惱該怎麼解決問題,應該先將自己的心擴大到能包容他。這樣相對的問題就變小了,不用在意都沒關係,甚至會自此消失無蹤。

 

  • 人生只有靠自己獲得的東西才是真的。即使失去自己創造出來的事物,經驗和能力是絕對不會喪失的。

 

  • 重要的不是要克服無能的自己,而是認清自己究竟有什麼能耐。不要把自己的無能和懶惰當成藉口,怪罪家庭、環境、長相、命運等外在的條件。從斷絕所有逃避的藉口開始,你的心裡就會湧現無窮的力量。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Henry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